close

標題
買新車之後需要注意什麼呢?10點
問題
我今天剛買了一輛新車,請問有什麼資訊是我該知道的呢?像是該如何保養之類的資訊等等麻煩說明的越詳細越好,謝謝!!
最佳解答
熟讀使用手冊 使用手冊的重要性一直是我們所強調的,它是您了解愛車的第一步,雖然目前國內的使用手冊編排不甚完善,所能提供的資料也無法完全滿足愛車人的需求,但仍是基本操作及保養的指南。舉凡引擎型式、機油容量、變速箱油容量、冷卻水容量、火星塞規格、氣門間隙值、點火正時角度、各種負荷情況的胎壓、輪圈的Off-Set(裕隆似乎是國產車中唯一在使用手冊提供Off-Set的廠商)、各種螺絲的旋緊扭力.....等,此外日常的行車檢查項目與方法以及緊急情況的應變方法更是不可不熟悉的常識。 檢視車況 你或許認為所謂新車就表示一切O.K.,但事實或許不然。如果你和我一樣愛車如命,把車當玩具而不是當工具,那麼就請您在新車落地後,先把機油、變速箱油洩掉,換上你所熟悉的品牌,如果你買的是國產車,那最好連剎車油也一併換掉,換上至少是DOT-4以上的產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放心讓這品牌、等級不明的油品繼續留在你的愛車嗎?或許您會在日後為它換上所有想得到的發燒品,但您是否和大多數人一樣忽略了這0~1000Km比磨合期更重要的『新車處女期』,因為他們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用等級較差的油品可以使Run-in更完全,事實上這樣的作法很可能使你『磨過頭』,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我們的堅持是:愛它就從小給它最好的!此外底盤螺絲是否鎖緊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國產車,有太多車主有這樣慘痛經驗。 另外一項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胎壓』,新車交到你手上時有90%以上胎壓是不合格的,倒不是不足,而是胎壓過高。過高的胎壓不但會造成輪胎的異常磨損、抓地力的降低、舒適度的降低、最嚴重的會造成懸吊系統的活動機件間間隙加大,並加速吸震筒的劣化(要知道有30%以上的震動要靠輪胎的變形來吸收)。 合理的胎壓是依使用手冊上所標示的再減個1~2psi。由於胎壓是隨溫度而變化,建議您準備一個『高檔的』胎壓計,如此方能匹配您的名胎,讓它隨時保持在最佳的胎壓狀況。 一、更換機油 更換機油時請特別注意,技工在裝上新的機油濾清器時,是否在濾清器的邊緣橡皮塗上些許的機油? 如此可避免旋緊時橡皮扭曲而導致密合度不佳,造成機油的滲漏。此外添加機油時,加到機油表尺刻度的八分是最理想的。 二、更換自動變速箱油 更換ATF後檢查液面高度時必須先確認油溫,因為通常使用手冊都會要求ATF達到工作溫度(50~80 C)時再量,如此可避免因為油溫的不同而造成液面高度的差異。再則檔位要停留在"N"檔,並且在排入"N"檔前要從"P"檔開始打過每個檔位,並且在每個檔位停留兩秒鐘以上。遇到液面太高時務必要求技工抽掉多餘的ATF,因為自動變速箱的扭力轉換器傳遞效率的天敵就是氣泡,劣質的ATF和過多的ATF都會造成氣泡,降低效率,並在Kick-Down時產生不良的衝擊。 三、調整汽門間隙 汽門間隙太大會有異音,太小則轉速提昇吃力,1000Km時務必進行調整,而且最好以『四次調法』來進行調整。調整應該在冷車時進行,雖然有些車種同時提供了冷車以及熱車時的汽門間隙值,但是因為熱車的定義彈性及差異頗大,100°C、80°C、60°C....? 因此仍以冷車時調整為佳。從進到保養廠到完全冷卻可能需要3~4小時的等待,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保養廠會用無數的理由,來說服你接受「新車不必調汽門間隙」的謊言,畢竟,等待冷卻實在太費時了。 四、檢查點火正時 檢查點火正時前,應該先拆下火星塞檢查電極狀況,看看是否要使用其他熱值型號的火星塞。 點火正時的異常並不易察覺,雖說正時過早容易引起爆震,太晚則引擎出力降低、增加油耗,但這都是比較的結果,而評斷的標準就是原廠提供的正時角度。目前許多車種都已配有爆震感知器,但為了引擎的長治久安,建議您維持原廠指定的角度,不要幻想將點火正時再提前就能大幅改善引擎狀況。 五、確認方向盤和各踏板的自由間隙 方向盤的自由間隙是判斷轉向系統是否異常的重要依據,因此此次保養時得先確認方向盤的自由間隙合於標準值內。離合器、剎車、油門踏板的間隙,對於操作時的順暢度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對手排車來說剎車與油門踏板間的關係,直接影響了Heel & Toe的操作,最理想的狀態是踩下剎車後,踏板高度恰與油門踏板齊平。並注意別讓油門踏板有太長的『空窗期』,這對自排車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對手排車來說,油門踏板只是單純的控制節流閥,但是自排車卻同時控制著節流閥和油門感知器,油門感知器是自動變速箱換檔的重要參數,也就是說油門踏板的自由間隙將影響自排車的Kick-Down反應及換檔時機。 六、注意螺絲緊度的扭力 螺帽、螺栓的鬆緊度長久以來都被忽略了,量度的單位是扭力值:Kg-m,使用的工具是『扭力板手』,除了賽車場以外似乎很少見到保養廠使用扭力板手。 一份完整的使用手冊,應該清楚的規範各常用的螺帽及螺栓的鬆緊度所需的扭力值,以國產霹靂馬為例:輪胎螺帽所需的旋緊扭力為10~12Kg-m;機油放油螺栓需3~4 Kg-m;火星塞需2~3 Kg-m。有了明確的扭力值,就不必擔心螺絲崩牙。 七、引擎室其他項目 引擎室的檢查項目是大家較熟悉的項目,在此不再贅述,僅特別提醒您動力方向盤油不可太多,避免激烈駕駛時溢出。再來就是正時皮帶的鬆緊度,太鬆會造成加減速時的抖動,太僅則會增加皮帶的損耗,甚至造成斷裂。皮帶鬆緊度的標準得參考保養廠的技術手冊,一般的使用手冊通常並不提供資料。 八、定位及輪胎 據了解車廠並不會對新車做精確的四輪定位(生產線上似乎沒有定位儀器),因此做一次精確的定位絕對值得,不但可確保操控性更可避免輪胎及轉向系統的異常損耗。定位時也可同時對胎壓及輪胎和底盤的固定螺絲的緊度進行檢查,尤其是鋁合金輪圈務必要做。 最後要檢視剎車碟盤的磨合情況,以了解剎車的卡鉗的正常動作及踩剎車的技巧是否正確,若碟盤出現不平及異音,那麼準備提出索賠吧。
其他答案
其實說明白點,現在的汽車公司保養部門都很貼心,當你在做第一次1000公里保養後,後續該如何,他們都會很有耐心的解說給你聽,除非你不選擇回原廠保養,不然這些資訊保養廠都會給的很詳細滴........參考資料:自己&愛車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914000013KK16975
2B4A0F3031946D0A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